就爱论文|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科论文|工科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格式论文
就爱论文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歌词创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化运作先锋

歌词创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化运作先锋

  歌词创作是人们抒发情感、表达心声的一种有效途径。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歌词创作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的诗三百、汉乐府、绝句、唐宋词、散曲等都已成为古代文学研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当代歌词的创作数量已远远超过了古代歌词,其流传的广度和影响在中国的社会生活更不可小视。从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到工农运动宣传,从大上海的时代金曲到抗日救亡歌曲,从歌颂社会主义新中国到&ldqu;文革&rdqu;口号谱曲,从歌颂新时代到大浪淘沙似的流行歌曲,从大众歌咏到宣泄个人情绪,歌词创作在现当代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但遗憾的是现当代歌词研究却迟迟没有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野。到上世纪末现当代歌词研究仍鲜有人问津,还处于一个边缘的学术领域。关于20世纪前的歌词研究情况,在现有资料中我们只能看到一些零散的、简单的、不太成体系的歌词研究。
  一
  1934年朱谦之在厦大撰写了《音乐的文学小史》,后扩充为《中国音乐文学史》,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音乐文学史》&ldqu;在回顾历史进程的同时,对文学与音乐结合的必然以及音乐文学的本质做了开创性的研究&rdqu;。[1]针对歌词创作与新文学的关系,朱谦之先生在《中国音乐文学史》中提出了一个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深思的论断:
  &ldqu;但白话诗虽能直接触动感情,假使不能够歌唱,还不能算是表情最自然最美的声音。现代的诗人,很可惜他们都不是以音乐家兼文学家的,自己做歌,别人制谱,虽也有几篇可歌唱的,但总不能有多大的成就。今后的希望,是文人能够讴歌,并且要平民都能从心坎里唱出最好听最微妙的&lsqu;音乐文学&rsqu;来。那时&lsqu;白话文学&rsqu;才算完全建立了,那时&lsqu;白话文学&rsqu;在中国文学史上,才算有一个最进化最光荣的地位。&rdqu;[2]
  在朱谦之先生看来只有当白话诗能够被文人和平民从心底接受和歌唱的时候,&ldqu;白话文学&rdqu;才算建立成功。朱先生认为&ldqu;白话文学&rdqu;在中国文学的位置是由&ldqu;音乐文学&rdqu;的发展决定的。文中&ldqu;音乐文学&rdqu;被表述为可唱的&ldqu;新诗&rdqu;。换而言之,只有当歌词创作在文人和平民心中接受和被真心传唱的时候,中国的新文学才能有所成就。这一论断超前地把歌词创作同中国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联系在了一起。遗憾的是朱谦之先生并没有就此展开详细的论述,一直到2007年才有人开始继续关注此问题。[3]
  上世纪50年代,上海词作家朱绛曾在《文艺学习》上发表过长篇文章,阐述歌词艺术的创作规律;诗人、作曲家吕远也在《诗刊》上发表文章,探讨歌词与诗歌在同音乐结合上的不同特点等。[4]1976年毕庶琴出版了《革命歌曲创作》(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李忠勇、何富琼出版了《歌词写作常识》(人民音乐出版社)。80年代学者庄捃华的《音乐文学概论》是一本具有歌词创作理论建构性的著作,但这本书一直只是作为音乐文学专业课程的讲义而存在,只在80年代给两届学生教授过,直到2006年该讲义才正式出版为《音乐文学概论》。所以在2006年前,庄捃华的理论还没有在学界产生太大的影响。该书的题目虽然是&ldqu;音乐文学&rdqu;,研究对象却是现当代歌词。在歌词创作理论研究方面该书具有拓荒的意义,&ldqu;其中内容有的确为中国音乐文学史上的&lsqu;第一次&rsqu;&rdqu;,也在培养歌词创作新人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1980年余铨出版了《歌词创作简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张黎出版了词文集《歌诗之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洪源与苏伟光出版了《歌词创作杂谈》(文化艺术出版社),该书被称为&ldqu;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本纯粹的个人关于歌词艺术的文章合集&rdqu;[5]。同年瞿琮和石磊分别出版了《歌词审美小札》(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中国近代军歌初探》(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其中《中国近代军歌初探》搜集了上世纪初到30年代许多的军歌作品,很多作品没有原始文字材料,是根据回忆整理而成的,为现代歌词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

歌词创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化运作先锋

歌词创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化运作先锋 歌词创作是人们抒发情感、表达心声的一种有效途径。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歌词创作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的诗三百、汉乐府、绝句、唐宋词、散曲等都已成为古代文学研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当代歌词的创作
  • 上一篇: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三个路径等11则
  • 下一篇:当代西方人文学科的范式转换及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模式
  • 近现代中国和中国研究中的文化双
    新体例的成就与不足——《中国近
    重建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精神和饮食
    邓小平与李政道的互动交流对当代
    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中国的伟大
    现代乡愁社会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文
    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形
    当代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伦
    中国社会结构的定型化
    从西方文学作品看当代中国大众文
    中国知识分子思想被阉割的历史探
    西方文化霸权与中国文化权的重塑
    当代西方人文学科的范式转换及中
    当代文化的众声喧哗1.浪漫伦理与
    当前中国“集体行动”研究述评
    浅谈坚持科学发展推进文化创作
    从“新东方主义”风格探寻中国
    儒家管理思想对学校德育管理的
    “当代中国文化的追求与梦想”
    改善民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
    功利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冲突与出路
    “无界”中国当代创意Showroom
    经叔平:当代中国商业的精神教
    当代中国行政文化中的人本主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20 © 就爱论文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SPider自动索引,如有侵权请联系QQ:2486851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