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论文|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科论文|工科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格式论文
就爱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论文   
中国大陆第三次语言革命
从办公场所到咖啡厅,在 中国 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出现过的新词汇和短语。随着中国的改革步伐,汉语的日常用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学者说每年都会有1,000个新词语诞生——它们是全球流行语、对因特网的创造性使用、西方商业用语和新广告语综合的“混血儿”。有人把这种变化称为当代中国的第三次语言革命,这股潮流的脚步如此勇猛,任何人都无法阻止它。

因特网用户现在被称为“小虾”。在中国年轻人中,任何有意思的事物都可以“faint”或是“酷”来形容。在商业领域,原本用来形容生意人的带有贬义的“资本家”一词现在经常被“知本家”(即有新知的人)取代。北京的一名电台播音员说:“语言变得太快了,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所改变。我和朋友聚会时,总能听到从他们嘴里蹦出一串串陌生的词语,这几乎成了我们每次讨论的全部话题。”

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正为“新新人类”——知识青年给自己的称号——开启一片新的概念天地。当年被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如“阶级斗争”、“同志”和“帝国主义”如今已经很少听到了。甚至“革命”一词也变得不再具有激进的意思。“革命”(意为“死而后生”)一词曾经在如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 社会 主义建设运动中激起人们无限的热情,而现在不再用于指需要全部中国人民奋斗终生来进行的一项艰苦卓绝的任务。如今“革命”随处可以听到,就像下雨一样平常:IT业革命、消费者革命、 学习 革命,甚至自动取款机革命。

30年来一直参加编纂《 现代 汉语词典》一位学者说:“在从中国解放到改革开放这段时期中,绝大部分新词汇都和 政治 有关。现在的新词汇则大多和社会、 经济 、 法律 有关。”他说:“我们寻找每个人都能使用的词汇。我们删掉的老旧词汇数目远远不及加入的新词汇。这本词典体积越来越大了。”2002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增添了一个很厚的粉红色附录——48页的新词汇目录。然而汉语辞典编纂人的编辑对象只限于纯粹的汉字,他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为每个新词汇都下一个完整的定义。相反,像“e-ail”和“T恤”这样的词都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为用字母直接表示的新词汇了。

汉语还出现了使用 英语 缩写的趋势,比如T、PU、AIDS和D。在中国公司里,使用 英文 缩写词不但代表着 时尚 ,还是权力的表示。像R(客户关系经理)和HR(人力资源)这样的词过去在中国闻所未闻,如今被致力于公司 发展 的商业人在言谈中频繁提及。还有一个词即“中国的摩根”(源于日本商业体团J.P.)也成为人们谈论理想和目标时的常用词。一位北京学者说:“我侄子刚被一家合资 企业 聘用。他英语很差,但他也会说‘E’和‘BA’。”还有一些词汇来自香港、 台湾 、新加坡以及华人聚集的商业中心。“按揭”的意思是还清抵押,“走秀”指时装表演。这两个词所涉及的生活 内容 都是从前的中国大陆所没有的。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官方对语言做过短期的监督管理,因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粗俗用语使人们担心汉语终有一天会堕入庸俗。但是今天的变化发生得如此之快,几乎没有官方人士再有勇气来挑战现状。“任何一种语言都要警惕外来词汇,这一点至关重要。”中国社会 科学 研究 院的一位语言学家说:“但是现在新词汇涌入的潮流势不可挡。我们会发现很多生活常用词原来都是外来的。”

“亲密型语言”是近几年才走进人们的词汇表中的。一名大学生不久前读到了他军人爸爸在婚前写给他妈妈的信,这些信写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虽然这些信实质上是情书,但这位军人并不敢直接表达他对对方的爱慕,因为这样的对话有“小资情调”的嫌疑。他在信中写道:“我和你将永远在同一块阵地上工作战斗。”另一个学生说:“我们现在每天都能说‘我爱你’。”

在20世纪到来以前的几千年里,语言在中国的发展一直是文人墨客的专利。他们以卫道士阶级的身份不遗余力地捍卫古汉语,尤其是几乎独成一体的书面语。然而到1919年,现代风潮为中国带来了新思想和更通俗的语言用法。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

中国大陆第三次语言革命

从办公场所到咖啡厅,在 中国 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出现过的新词汇和短语。随着中国的改革步伐,汉语的日常用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学者说每年都会有1,000个新词语诞生——它们是全球流行语、对因特网的创造性使用、西方商业用语和新广
  • 上一篇:怎样以唯物史观精选中华英杰
  • 下一篇:唐诗过后是宋词
  • 汉语言专业留学生本科经贸方向课
    试论违反合作原则导致的诡辩
    新世纪汉语汉字之整合
    核心成分、别义成分与动作语素义
    关于汉英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多媒体教学
    从接受美学的视野看“汉赋与文学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新义
    陌生化与广告
    文艺语体与新闻语体的差异性分析
    论汉语言的翻译
    浅谈交易费用解析翻译的信息传播
    牛汉:新诗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提高非中文专业大学生文学素养探
    理想与现实的疏离
    由“文”入“质”——1925~39
    汉学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诗学——文学理论的新格局
    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文艺学
    意识形态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思潮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形象思维”的两次大论争
    中国语境中的文艺美学
    人性在中国文学中的流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20 © 就爱论文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SPider自动索引,如有侵权请联系QQ:2486851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