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论文|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科论文|工科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格式论文
就爱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论文   
曲名不取新奇 文词必求新警
关键词:《桃花扇·题画》 《牡丹亭·写真》 正宫套数 正宫套数
  摘 要:《桃花扇·题画》采用的正宫套数与《牡丹亭·写真》完全相同。但在曲词排场诸方面,《桃花扇·题画》则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牡丹亭·写真》情深而意苦,感情缺乏明显悲喜变化,《桃花扇·题画》情真而意热,全出以极热始,以极冷收,更适于舞台演出;《牡丹亭·写真》全出静场有余,冲突不足,《桃花扇·题画》不但曲词动听,而且全出冲突不断,极具戏剧性;最后,《桃花扇·题画》曲词在注重抒情的同时,又极富动作性。
  
  熟悉昆曲的学者都知道:《桃花扇·题画》采用的正宫套数与《牡丹亭·写真》完全相同。但对于二者曲词排场的差异,以及《桃花扇·题画》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精彩,却鲜有论者注意,而此文仅是笔者的管窥之见。
  与同时代的作曲圣手洪昇相比,孔尚任并不长于制曲,所以《桃花扇》的曲词多依熟套填词:“曲名不取新奇,其套数皆时流谙习者;无烦探讨,入口成歌。”①但《桃花扇》的曲文之美同样为论者所激赏。这是因为,虽然《桃花扇》中曲用成套,但文词必求创新:“而词必新警,不袭人牙后一字。”②创新不是只求怪异,而是发人真情,有旨有趣。“制曲必有旨趣,一首成一首之文章,一句成一句之文章。列之案头,歌之场上,可感可兴,令人击节叹赏,所谓歌而善也。若勉强敷衍,全无意味,则唱者听者皆苦事矣。”③所谓“旨趣”,其实就是真性情,是词组成句、句组成曲、曲构成文的中心。有旨趣,有真情,才能令人感发、引人兴叹。论者一致赞叹《桃花扇》曲文之美,就是因为剧中的每一出戏,每一首曲,都符合剧中人的身份和性情,“有旨有趣”,引人感发,令人深思。这就使得《桃花扇》在“曲名不取新奇”袭用成套的同时,做到了“词必新警”,不落窠臼。拙文仅以《桃花扇·题画》为例,借一斑而窥全豹,领略《桃花扇》曲文之美。
  侯朝宗避祸南走依史可法军幕后不久,南明新贵田仰便逼娶香君,香君撞头不从而血染扇面,杨龙友因之援笔点染成桃花。香君将这柄桃花扇交由苏昆生转送侯方域,表达始终不渝之心,期待侯之归来,二人团聚。但因为弘光选优听戏,香君被迫离开媚香楼入宫。但侯方域对此变故并不知晓。二十八出《题画》就是写侯方域返回南京,匆匆来至媚香楼与李香君团聚,不料已是人去楼空,只好对扇思人。《题画》就是小生侯方域抒发相思之情的感情戏。
  《题画》全出所用曲牌为:破齐阵-刷子序犯-朱奴儿犯—普天乐-雁过声—倾杯序-玉芙蓉-山桃犯—尾犯序—鲍老催—尾声。这是正宫常用套数,多用于抒情细曲,与《牡丹亭·写真》④完全相同。对于孔尚任来说,不要说超出《牡丹亭》,就是避开它的模式也非常困难。因为二戏都是抒情细曲,又都不离写真、题画的内容,而《写真》又是《牡丹亭》中非常出色的一出戏,但《题画》曲文并不给人以雷同因袭之感,较之《牡丹亭·写真》,反而更为出色。这是因为,《题画》在旨趣上独出新意,完全不同于《牡丹亭》。《桃花扇·题画》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题画》和《写真》旨意相似,都是摹写儿女相思之情。但《桃花扇·题画》与《牡丹亭·写真》同而有辨。《牡丹亭·写真》是旦角主唱之戏,写杜丽娘深闺自怜,自知生命不长,所以自写真容以待知音。知音是她的生命所系,但知音为谁,她并不曾真正谋面,只不过是梦中情郎,眼中画饼而已。因此杜丽娘的相思,与其说是思人,不如说是自怜。一片深情无可交付、无人怜惜,所以她的唱词中蕴含着无限幽冷凄苦之意;情深而意苦是此出戏的主要特点。而《桃花扇·题画》是生角主唱之戏,《眠香》和《寄扇》两出已经表明,侯方域与李香君是一对热恋的情人。所以侯方域前往媚香楼寻找情人、盼望与李香君团聚的感情是热烈的,又是含着无限期待的;情真而意热正是此出戏的情感特点。杜丽娘、侯方域,身份不同、处境有别、情感有差,理应由其所唱曲中抒发出来。故而杜丽娘出场先唱一支引子: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

曲名不取新奇 文词必求新警

关键词:《桃花扇·题画》《牡丹亭·写真》正宫套数正宫套数 摘要:《桃花扇·题画》采用的正宫套数与《牡丹亭·写真》完全相同。但在曲词排场诸方面,《桃花扇·题画》则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牡丹亭·写真》情深而意苦,感情缺乏明显悲喜变化,《桃花
  • 上一篇:论元祐时期的士人心态及其影响下的文学创作
  • 下一篇:论元祐士人的矛盾心态及其文学创作
  • 浅谈老子的人性论及对艺术家修养
    浅析新诗脱胎于旧体诗
    “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讨与文化
    元明蒙古豳王家族史研究回顾
    从“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看中国
    元嘉“形似体”论
    视域融合与古文学习
    人性修养与人际交往——《菜根谭
    浅谈小学生文言文初学学习方法探
    文言虚词的教学方法初探
    审美话语的现代表意实践
    中英诗歌隐喻的认知新探
    从陶渊明诗文看魏晋审美之“自然
    关于王维山水诗的创作心理透视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另类
    《二十四诗品》绎意(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20 © 就爱论文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SPider自动索引,如有侵权请联系QQ:2486851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