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论文|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科论文|工科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格式论文
就爱论文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论文   
以竞争优势为导向——我国比较优势变化与外贸长期发展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比较优势变化的大致脉络,勾画出我国外贸 发展 的轨迹。

比较优势的变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1.出口商品结构转变。随着开放政策的实行和 经济 发展战略的调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① 工业 制成品出口在我国出口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从1977年的46.4%迅速上升到1989年的71.3%,到80年代末期基本完成出口商品结构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制成品为主的转变;90年代以来,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稳步攀升,到1997年已达86.9%。②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和多样化取得重大进展。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明显上升。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所占比重从1977年的4.9%升至1997年的23.9%;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超过30%,取代纺织和轻工产品,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③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出口主导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31.1%上升到1993年的56.8%;仅农产品、矿产品这类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就从1978年的53.2%降至1993年的9.2%。与此同时,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从1978年的15.2%逐步升至1993年的28.8%。

2.进口商品结构变化。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一直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以初级产品为辅,但其间也有一些起伏波动。从“六五”、“七五”、“八五”时期,初级产品进口比重从24.1%降到17.4%和16.0%,工业制成品进口所占比重则从75.9%升至82.6%和84%。初级产品中,国内短缺的矿物燃料、动植物油进口所占比重从“六五”时期的0.5 %和 0.4%,分别上升到“七五”时期1.9%、1.1%和“八五”时期的4.2 %和1.2%;而食品饮料、非食用原料进口比重则明显下降。 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进口比重有明显上升,而化学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进口比重则趋于下降。1993年以来,进口结构出现一些新变化,初级产品进口特别是国内短缺原材料和农产品进口增长相对较快,比重明显上升;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有所下降,包括普通设备和先进适用技术设备进口增长显著放慢,先进适用技术设备进口比重下降非常值得关注。

3.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反映我国产业升级重大进展。纵观近20年的实践,我国发展和重建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了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对现有国有 企业 进行技术改造以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我国轻纺消费品工业;二是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实现我国出口导向工业化,重建面向国际市场的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总体上看,这两条路子都是成功的,通过努力,我国原的工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迅速转化为出口优势,促进了我国出口的迅猛发展和出口商品结构的高度化,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又大大加快我国产业升级的总体进程,表明我国出口竞争力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原有工业结构调整也经历了巨大的阵痛,但这是我国工业走向 现代 化必须付出的代价。在经济全球化和 科技 飞速发展的今天,按照国际标准和参与激烈国际竞争的需要,重塑具有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并将我国的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实现出口产业的不断升级,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的国策指导下,正视我国国有大工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意识的不足,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把更多的国有工业企业推上国际竞争第一线,在技术、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上全面创新,使大工业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出口优势,在我国出口结构升级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使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水平分工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逐步拆除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经济与原有大工业的隔层,使其更好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消除现存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形成整体合力,有力加快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为我国最终奠定比较成熟的开放型经济格局打下良好基础。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

以竞争优势为导向——我国比较优势变化与外贸长期发展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比较优势变化的大致脉络,勾画出我国外贸 发展 的轨迹。 比较优势的变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1.出口商品结构转变。随着开放政策的实行和 经济 发展战略的调整,我国
  • 上一篇:WTO“多哈发展议程”中的贸易便利化议题
  • 下一篇:论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与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 [贸易]关于我国服务贸易国家竞争
    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概况与发展
    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考证初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国际贸易
    美、日物流业现代化发展浅析
    浅谈基于边境贸易对中俄两国经济
    论我国中小型纺织品外贸企业应对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应对跨国零售企
    统一思想 明确任务努力开创经贸
    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
    中国履行关税减让义务后的产业有
    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看WTO渔
    浅析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
    试论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应对反倾
    浅谈我国对外贸易应对人民币升值
    论绿色保护主义及其对我国外贸
    论绿色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
    存在“贸易顺差悖论”吗——改
    论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与我国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
    寻租理论与我国外贸体制改革
    如何处理好开放度和外贸依存度
    全球贸易摩擦及我国面临的形势
    WTO框架下我国农业补贴问题探
    入世后影响我国外经贸长期发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20 © 就爱论文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SPider自动索引,如有侵权请联系QQ:2486851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