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论文|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科论文|工科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格式论文
就爱论文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论文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论文   
高强灌浆料在结构加固修补技术中的应用
目前 ,国际上普遍将高强灌浆料 应用 于机械设备安装和加固修补工程中。7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满足进口设备的需要,我国开始了灌浆料的研制工作,并于1977年研制成功,开始在冶金设备安装中大量应用。经过20多年的 研究 、实践,我国灌浆料的技术性能逐步提高,其各项技术性能已达到国际水平。在灌浆料的使用上,已从传统的用于机械设备安装的二次灌浆 发展 到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修补方面,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强灌浆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对于结构加固修补工程,由于其特殊性,往往要求加固修补效果好,工期快和易于施工等特点。因而,体现于灌浆料上的要求即为其流动度、膨胀率、早期和最终强度以及凝结时间等指标。

  1流动度

表示材料流动性能的 方法 国际上有三种,即流动度法、漏斗法和坍落度法。它们的限界值分别是:流动度法的限界值≥240;漏斗法流出时间范围是(8±2) s;坍落度法的限界值≥25.目前,我国普遍采用流动度法考查灌浆料的流动性能。为了满足灌浆施工自行流动的要求,灌浆料的流动度必须大于240.国外灌浆料的流动度指标,最低规定为240.如果没有必要的流动性能,狭小的空间是灌不进去的,达不到饱满填充的效果,即使其他性能再高,对灌浆工程也没有意义。所以,灌浆料的流动度是评价灌浆料质量优劣的首要条件。

  灌浆料的流动度随加水率(用水量/干料重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加水率过大会出现泌水现象和降低抗压强度。灌浆料加水率的可调节范围应在1%以内。

  灌浆料的流动度随停放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在进行灌浆施工时,对灌入的拌合物要不停地用竹劈子往复拉动,以维护其流动性能。

  1.2膨胀率

膨胀率是灌浆料的第二个主要技术指标。为了使灌浆料硬化后,能够获得饱满填充效果,灌浆料必须具有适宜的膨胀性能。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规定灌浆料的1d竖向自由膨胀率为0.1%~0.5%,6个月的剩余竖向自由膨胀率大于0.05%。

  1.3抗压强度

在结构加固修补中,一般都希望有较高的早期强度,以便尽早投入使用。灌浆料的1d抗压强度最低应大于20Pa.目前,国内常用灌浆料的抗压强度指标一般为R1≥30Pa,R3≥40Pa,R28≥60Pa. 1.4钢筋粘结强度无论是修补加固工程还是设备基础灌浆,要保证灌浆料与钢筋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才能达到一体化目的。

  灌浆料与光面钢筋的粘结强度一般应大于或等于6Pa,与螺纹钢筋的粘结强度一般应大于或等于30Pa. 1.5凝结时间凝结时间是 影响 施工进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加固修补工程,往往希望强度上得越快越好,即希望终凝时间尽可能的短。但是初凝时间不易过短,过短时易造成拌合物流动性降低而影响施工操作和灌注质量。

  灌浆料的初凝时间一般应为4h左右,终凝时间一般应为5h左右。

  2高强灌浆

料在结构加固修补技术中的应用为了使灌浆料的技术性能得以充分发挥,保证结构加固修补工程的质量,在灌浆施工中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 问题 :

  2.1认真确定灌注方案,模板支设要严密

1995年12月,北京某重大工程建设中,区4层、5层和6层有四根混凝土柱由于振捣不好,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需要进行加固补强。在与施工、设计等单位认真协商后,我们提出了用灌浆料进行外包加固的施工方案。四根混凝土柱中,三根柱净高4.2,一根柱净高6,要求加固补强之后不改变柱宽等几何尺寸。考虑到上述原因,每根柱分三段进行灌注,每段高度为1.2~1.5,这样既可避免一次灌注时灌浆料对模板的侧压力过大而造成跑模,又便于施工。由于灌浆料中骨料最大粒径为7左右,为了保证灌注流畅,要求每根混凝土柱剔凿进2~2.5,并且接茬部位老混凝土表面均匀凿毛,露出新鲜表面,以增加粘结强度。经过补强,该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也满足了使用需要。

未完...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文档

高强灌浆料在结构加固修补技术中的应用

目前 ,国际上普遍将高强灌浆料 应用 于机械设备安装和加固修补工程中。7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满足进口设备的需要,我国开始了灌浆料的研制工作,并于1977年研制成功,开始在冶金设备安装中大量应用。经过20多年的 研究 、实践,我国灌浆料的技术性能逐步
  • 上一篇:从深层探讨中国建筑现代化面对的问题
  • 下一篇:家居装修中的隐患及质量控制
  • 浅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与对策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长三角地区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实证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研
    探析智能建筑系统构成
    浅析对中国博物馆文化建设的思考
    浅谈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危
    浅析实验室管理
    赖特住宅建筑特点分析
    加快我国城市郊区化进程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在公路项目上
    洞桩法施工在北京地铁中的应用
    浅谈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应
    浅析提高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与有效
    浅析高速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最低
    调优结构是提高建筑经济质量的
    盖挖逆作法立柱结构施工技术研
    轻钢结构建筑中外比较系列谈
    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及
    钢结构设计步骤和设计思路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及
    张力结构体系设计的关键问题
    桥梁结构可靠性研究综述
    桥式起重机桥架结构参数化建模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成因分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20 © 就爱论文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SPider自动索引,如有侵权请联系QQ:2486851删除